到2017年的春天,《文学评论》这个文学研究的殿堂,已经整整创刊60周年了!60年,一个甲子,风雨春秋,培育了一代一代的文学研究学者。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到白发华颠的学术名家,这其中的很多学人都是从《文学评论》这个殿堂走出来的啊!如果把这个刊物人格化的话,她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把作者引向学术研究的正轨;她像一个辛勤劳作的园丁,培植出无数学术研究的硕果;她像一个公正严明的裁判,评判着文学论坛上的良莠真伪。对我来说,她就是另一所不毕业的“母校”。我的学术起点,在这个“母校”开启;我的学术特色,在这个“母校”形成;我的学术道路,在这个“母校”开拓;我的学术缺陷,在这个“母校”里匡正;我的学术理想,在这个“母校”里光大与坚定!
我的学术人生,和“文评”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87年“文评”给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算起,到现在整整30年了!这30年,我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16篇论文(不包括会议综述之类)。这30年,是祖国步入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发生许多重要变化的30年,也是我个人从一个讲师到“资深教授”的30年,我也从满头青丝到了今天的“鬓也星星也”。我的学术研究,当然有一个从稚嫩到成熟、从肤浅到深邃、从零散到系统的过程,一路上正是有“文评”牵着我的手走过来。名不见经传时,是“文评”发现了我这个学术苗子;迷茫徬徨时,是“文评”引导了我的学术方向;浮躁急进时,是“文评”给了我真诚的告诫。我在学术道路上的深浅足迹,离不开“文评”的牵引,我在学术发展上数度转折,都离不开“文评”给予我的鼓励。这30年,对“文评”来说是风云激荡的30年,对我来说,是学术成长最关键的30年!30年,我与“文评”情缘之深,焉能不怀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