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专访范周:解读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势

时间:2017-03-23浏览:1120


让“一带一路”见证现代中国文化崛起

《瞭望》:“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重点任务。事实上,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后,“一带一路”就立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文化方面,“一带一路”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范周:第一,今天的“一带一路”,彰显的是大国文化情怀。“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是晚唐诗人张籍对古丝绸之路的描绘,后来许多人脑海中的丝绸之路,大体都是这个样子。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联通东西方文明的交通要道,它还映照出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因为只有国力昌盛,才有对外开放的需求和勇气,所以有不少人把丝绸之路看作是中华民族强盛的一个标志。

从过去一年的实践中人们可以看到,我国坚定推行“一带一路”建设,高层之间频繁互动,密集签署了一系列政府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协定。民间文化交流也遍地开花,通过展演项目、论坛、研讨会、竞赛、智库交流、青年交流、客座艺术家与非遗传承人互访等多形式的交流活动,加强文化互通,促进民间友好,巩固了合作基础,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丝路”沿线国家放出异彩。

第二,文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和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亦是如此。“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土壤,就是充满文化活力的民间交往和交流。民心相通在于文化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历史、语言、宗教、风俗等社会生活的民间认知和交流,是民心相通最广泛的领域,这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生根发芽的文化根基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国际社会想要了解中国,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身感受也很有限,而文化交流就是最好的方式,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比如,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这就是“民心相通”。

第三,“一带一路”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机遇。对美的追求与热爱,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我们一定要向世界宣介好我国的优秀文化艺术。“一带一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开辟了重要路径。怀抱观古今,“一带一路”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也会见证现代中国文化的崛起。

《瞭望》:政府工作报告在“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一节中专门提到,要“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您认为,怎样做才能把这些变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机遇?

范周:这个要求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文化走出去的空间和思路。可以肯定,2017年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从观念上有所完善,也要在操作中有所突破。

一方面,要坚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光喊口号,而要走脑入心、长期规划,找落地,找抓手。“引进来”的,要能为我所用,注意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发展经验;“走出去”的,不仅要会讲好故事,还要会讲好文化,传递中国精神是核心所在。

另一方面,好的理念需要强有力的传播,应当花更大的功夫,从操作层面有效提高对外传播水平。互联网时代,尤其要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加大中华文化的线上、线下传播力度,借助多方力量与合作机构,展示、宣介、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仍有不少工作要做,“补短板”迫在眉睫。比如,专业译制人才不足的问题。应当注意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翻译人才和宣介人才,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因语言阻碍、传播障碍导致的瓶颈乃至误会,全方位提高传播效能,改变这些,足以影响中国文化传播的层次水平和广度深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产业、公共文化的发展,必须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让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流传于世。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