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优秀历史传统的当代启示
只有讲清楚了中国电影的历史传统,才能进一步讲清楚中国电影值得珍视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经验。中国电影优秀传统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主要是:第一,中国电影当然要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但其主要的功能和价值在化人养心。电影当然要面对市场,要讲票房,要讲经济效益,没有票房即没有人看的电影是不能产生任何社会效益也不能发展的;但电影的宗旨在“化人”而不在“化钱”,在获取精神美感和提升人的精神素质。电影当然要好看,要养眼,但止于养眼甚至花眼乱心,以生理上的视听冲淡乃至取代精神美感是悖离宗旨的;优秀电影一定是通过养眼进而养心,通过视听快感而达于心灵产生精神美感。
第二,中国电影是属于人民的。中国电影源于人民,表现人民,服务人民。它与人民血肉相连、休戚与共,为人民鼓与呼,代人民立言。在银幕上以人民为中心塑造艺术形象,它的服务对象——观众也是人民。
第三,中国电影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风貌,以彰显中国精神为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当然,这也理应成为作为今天社会主义文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电影的灵魂。试看上述铸就三次中国电影高潮的那些优秀影片,哪一部没有洋溢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独具魅力的中国精神!
毋庸讳言,今天中国电影事业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创作上看,影片年产量的上升、题材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制作的精细,都非昔日可比;从放映上看,院线的建设、银幕块数的激增、票房的翻番,都创历史新高。但在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讲清楚”重要指示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前提下,如何继承发展好中国电影的优秀历史传统?如何珍视弘扬中国电影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经验?如何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推动中国电影创作?就此,严峻的现实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对中国电影从进步电影传统到人民电影传统再到现实主义深化传统的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传统,我们在如何继承发展上尚须深思和努力。当今中国电影的年产量和票房虽节节高升,但那些叫得很响并赢得高票房的影片如《港冏》《心花路放》之类,基本上都是东施效颦的西方类型片,或是还未学像的好莱坞模式的作品,唯独谈不上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其次,百余年中国电影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经验启迪我们,电影必须坚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声。回想改革开放之初,一部电影《人生》放映,亿万人民争看,掀起了一股大众讨论“高加林进城后该不该抛弃在农村中青梅竹马的刘巧珍而另寻在县委里有后台的王玉珍为新欢”的社会大讨论,从而有效地通过艺术鉴赏提升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准和道德素养;一部电影《人到中年》放映,人人争议像陆文婷这样的好医生为什么落实不了知识分子政策,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全社会的落实。如今继承发展类似创作精神和艺术经验的优秀影片的数量太少,而即使拍摄出了这样的优秀影片,如《杨善洲》和《百鸟朝凤》等,在市场上和舆论上也都遭受冷遇,这样的现实敦促我们对当今电影创作进行反思。
再次,中国电影发展的优秀历史传统是务求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从《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缘,就与极富中华审美精神的戏曲艺术结缘,因此,中国电影理应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载体。从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从自强不息到厚德载物,从民为邦本到惠民利民,从和而不同到求同存异,从崇德向善到见贤思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炼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以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的中华美学精神,都应“同中国当代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的当代中国精神,使之在当今中国电影中得以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表现。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这是习总书记对包括中国电影在内的中国当代文艺寄予的厚望,也是新的时代和人民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