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脉文化产业走向新势头
(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面对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却越来越大的现状,必须将发展由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科技驱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已经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为此,《规划》强调,“推进‘文化+’和‘互联网+’战略,促进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除此之外,《规划》还新增了文化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行业大力发展。这就意味着在互联网应用日益密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传统产业要升级,新兴业态也要产生。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要秉承创新理念,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发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使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特色文化产业提升内涵、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二)立足“重大战略”,优化发展布局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文化产业也进入到优化布局的关键环节。在“十二五”时期提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规划》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不是“全国摊大饼”,而是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区别对待。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又要注重统筹城乡,使文化产业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黏合剂;还要注重扶贫攻坚,使文化产业成为“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助推器”。
“一带一路”建设,要使不同民族文化“交而通”,让各国都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实现共同繁荣。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共鸣。经济上的互利是暂时的,文化认同却是功在万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要缓解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对于中小城市来说,被吸纳大于被辐射,城市间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因此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上,要克服这个问题。4月1日公布“雄安新区”,目的就是要转移部分产业,疏解非首都功能,缓解区域协同发展的“二八效应”。这将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范本。因此,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必须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在宏观上完善顶层设计,在实际操作上把握区域协同的内在机理。
(三)完善体系建设,释放市场活力
针对“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发展,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一个工程”和“四大体系”。为此,《规划》也指出要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单独作为一节着重谋篇。“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要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运作体系,完善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建设。
在市场主体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打造文化产业“航母”;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增添文化市场活力,同时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建设方面,一方面,分别加强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设,使各部分都能够“合理搭配,物尽其用”;另一方面,打通生产和销售市场,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形成科学合理的内在发展机制,避免文化产业体系“肠梗阻”现象的发生。此外,在释放市场活力方面,《规划》还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拓宽社会资本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健全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积极探索社会资本与文化市场结合的新方式。
(四)扩大有效供给,引导文化消费
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于扩大有效供给。《规划》强调“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供给主体的结构问题是关键问题,要实施文化精品战略,以“文化+”“互联网+”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形式,拓宽文化产业业态。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文化市场整体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尤其是网络直播表演市场,同比增长209.3%。因此在供给方面,要适应网络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增加网络及相关产品的有效供给。除此之外,在要素方面,还需要创新人才供给、提升科技供给、优化资本供给、加强长期规划供给、增加面向全球的资源供给。
在引导文化消费方面,《规划》强调“适应和引领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发展趋势,建立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改善文化消费条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文化建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反哺和支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参与文化消费项目的拓展和创新;另一方面,释放文化消费需求,建立文化消费长效机制。通过文化品牌活动等一系列项目的大力开展,营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文化消费氛围。为此,《规划》提出实施“促进文化消费计划”,在试点评估的基础上,对建立起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作出有益探索。
(五)振兴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的文化精华,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自2017年以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相继出台,见证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发展程度稳步提升。《规划》从多重角度致力于传统文化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活起来,以中华美学精神引领创意设计;支持制作适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精品佳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规划》在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层面更强调用数字化的现代手段弘扬传统文化,鼓励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跨界融合,通过网络传播手段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同时,《规划》更以开放的视野注重传统文化的市场化运作,鼓励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扩大传统文化的有效供给,使传统文化渗入到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