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五年】范周: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时间:2017-10-09浏览:951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尤为迅速。据统计,2016年,我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17亿元,比2012年增长40.6%,地方公共文化投入持续增加,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积极探索、亮点突出。

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进入有法可依的新时期。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相继出台;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17年,《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发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迈向了纵深发展的新时代。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也开始了文化治理结构的诸多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在公共文化机构中引入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理事会制度,着力解决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的问题。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将有利于理顺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

各级政府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流动图书车”“城市24小时阅读服务空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百姓“点单”、政府配送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与此同时,各地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硬杠杠”的量化衡量标准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由主观向客观的具象指标转变。例如我国首个公共图书馆地方服务标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于2016年批准发布;《广东省文化志愿服务规范指引》明确文化志愿者注册登记、培训管理、服务规范、考核评估和表彰激励等内容。

五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将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以直接拨款为主转为购买服务、以奖代补、项目补贴、基金制等多种方式,使资源配置实现面向市场和社会的“大循环”,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趋势加强。例如上海浦东的罗山会馆模式、北京的“戏剧东城+公共文化”模式,充分发挥了文化非营利组织、文化志愿者等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培育和发展了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主体,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格局。

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大,“互联网+”对整合文化信息资源、提高公共文化的覆盖率和服务效能、建设统一服务平台的创新驱动作用愈加凸显。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优化了资源配置,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倒逼公共文化机构创新服务方式。

综上所述,五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社会化、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与探索,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文明发展的成果。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改革的实践探索从未止步,我国正朝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迈进。

*作者范周系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