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婕:优化性别议题设置 讲好中国性别故事

时间:2017-11-13浏览:1357

编者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媒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承担着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讲好性别故事必须基于平等、公正的性别观,性别议题设置也不仅要包括与女性相关的议题,更要纳入社会议题中,贴近中国社会发展动态,贴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媒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承担着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使命。讲好中国性别故事必须基于平等、公正的性别观,性别议题设置也不仅要包括与女性相关的议题,更要纳入社会议题中,贴近中国社会发展动态,贴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性别故事中包含着丰富的时代话题

近年来,与性别相关的媒介事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传媒内容中,交织着差异性甚至是对抗性的各种价值观与认同模式,人们通过接触传媒对性别事件的议题设置、话语包裹、舆论发酵,对某些特定的价值表达进行认同选择。

无论是影视剧中带有虚构色彩的性别形象、性别关系,还是强调真实客观的社会新闻;无论是政治领域的人物或事件,还是娱乐新闻中明星的婚恋观,无不展现出“性别”作为一种重要话语的影响力。可以说,中国的性别故事中不仅包含与妇女相关的故事,更包含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更迭的时代话题。运用性别视角分析社会事件,将性别敏感纳入传媒制播,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的性别平等进程,更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国内外学者曾对媒体中的性别生产、性别话语、性别呈现进行过系统研究。以凡·祖仑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2007),卡特和斯泰纳主编的《批判性读本:媒介与性别》(2008),斯图尔特·艾伦的《新闻业:批判的议题》(2011),陈奕的《媒介事件研究兼论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转变》(2013),王敏芝的《当代中国媒介文化生产的体系性嬗变》(2016)等为代表。这些研究揭示,在媒介议程设置和理念传播中,性别意识、性别观念和性别关系已成为一种“媒介奇观”,被特定的性别机制所呈现、所建构,在这种呈现和建构中,丰富而深刻地书写出国家意识形态与市民的生活百态。

媒介呈现性别议题的三个特点

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视频软件和游戏软件的普及,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悄然进入我们的头脑,这些信息或多或少与“性别”有关。这些由媒介建构和塑造的性别故事有如下特点。

第一,媒介中的性别议题之所以屡屡成为热点议题,与当前社会中性别关系、性别权力、性别角色多样化引发的矛盾相关。

当下我们处于话语多元的时代,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斋内或学术文章间的讨论,通过媒体的传播,这些争论借助某个或某些性别事件发酵,影响着社会人文环境和舆论场域的图景;媒介性别议题中的性别关系、性别权力和性别角色的碰撞,反映出人们对自身权益维护和自我价值认同的高度关注。

第二,性别议题的议程设置和话语表述,直接影响了该议题对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一些转发量和热议度很高的性别议题,往往基于有限的几篇媒体报道,而这些报道无论从语言还是立场上可能都并未全面、透彻地将其中的性别问题、性别关系和性别权力阐释清楚。这些性别议题虽然被热议,却并未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媒介虽然影响了公众“看什么”,却并未做到影响公众“如何正确看待其所看到的事件”。

第三,对性别议题正面引导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有助于树立与传播平等、公正的性别观和价值观。

在媒介性别议题中,很多以往被公众忽视的问题,如与性别相关的暴力问题、家庭和婚姻关系中的性别权力与性别压迫问题等,都借助媒体的力量引起了公众的重视。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歧视性和压迫性的价值观逐步被抛弃,公正清明的精神文化观念得到发扬。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公众正在利用社交媒体发表观点、传递正能量,性别议题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激浊扬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