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菊:创新,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成功之道

时间:2018-03-14浏览:887

电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开播,自开播以来广受好评,更是吸引了“90后”乃至“95后”颇多年轻受众的目光。这档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立足于中国传统文物,凭借当下国家政策的扶持,借助电视语言的独特优势和公众人物的巨大影响力,旨在唤起大众对于我国悠久传统文化和文明的重视。

电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

2017年,国内文化综艺节目的热度依旧攀升。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得文化综艺类节目逐渐崭露头角。2014年举办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对之后的文艺工作具有发展和指导意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满足广大人民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进行文艺建设,具有目标性和手段性的意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鼓励各类电视节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进行节目创新。在当今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将新时期的时代特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借鉴中华优秀的民族精神和独有的美学思想理念,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国家鼓励发展大众文化和原创节目的政策下,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卫视推出了一批以《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面孔》《传承者》为代表的文化综艺节目。节目数量开始增加,节目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文化综艺节目也因此走入人们视野。

如今综艺节目类型多种多样,单纯通过某一种节目形式如歌唱、舞蹈、真人秀、谈话等这些常见的综艺元素,已经很难满足电视观众日益复杂化的电视审美需求。而要创作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类型也变得越来越难,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过在一种节目中添加、整合新元素,使观众产生新鲜感,从而实现节目升级,是走出“同质化”困境的一种思路。

《国家宝藏》作为一档文化综艺节目,以“上下五千年,让国宝活起来”为口号,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真人秀、戏剧舞台表演和纪录片,增强了节目的表现力。以《国家宝藏》第二期为例,节目使用了演播室和博物馆实地拍摄两个现场呈现当期内容。演播室中001号讲解员介绍参与节目的各大博物馆、说明本期节目的目标博物馆后,节目组为观众呈现了湖北省博物馆的纪实短片。实地拍摄中融入了纪录片纪实而且客观的元素,画外音讲解博物馆的著名馆藏,全方位向观众展现湖北省博物馆。在开启“前世传奇”环节中,由嘉宾和助演分别扮演剑灵、楚王和大夫进行小剧场演绎。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虚构出来的故事将观众带回到历史中,戏剧强烈的感染力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历史人物的内心抉择。开启“今生故事”环节是以真人秀的形式呈现,向观众展示对越王勾践剑截止到目前的研究成果,为观众解读剑身的微观世界,普及越王勾践剑千年不腐的原因。

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节目邀请了当下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讲解人和国宝守护人,人物的身份和国宝的身份实现完美契合,公众人物本身作为意见领袖可以带来关注度,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节目收视效果。主持人是综艺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宝藏》中的主持人——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凭借自身丰富的阅历和主持经验为节目增色颇多。丰富的演艺经历和对于文化类节目娴熟的把控能力使张国立能够游刃有余地控制节目的节奏,以及与场下观众的互动。

节目中对于嘉宾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节目效果。就《国家宝藏》目前播出的内容来看,选取的嘉宾都是当下有热播剧或热播综艺的影视演员和央视著名主持人。节目中国宝身份和守护人身份的高度契合也是一大亮点,所选取的演员较好地契合了观众的收视需求,也符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

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曾经历低谷,也有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如今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综艺节目,将这一类型的节目典型化,突破了简单的“宝藏+鉴赏”的结构,将综艺模式融入到文化节目中。在满足受众审美需求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娱乐综艺节目与文化相融合,承担起节目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责任,也成为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典范,具有重要的价值。该节目中对于主持人和嘉宾的选择,纪录片、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多位演员明星的参与,与电视语言共同促成了这一节目的成功。

*作者周广菊工作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