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敏 周笑盈:从"拿来"到"原创" 促进文化类节目创新升级

时间:2018-03-30浏览:982


把握三个平衡,着力可持续发展

文化类节目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呼应时代、迭代升级。但目前不少节目仍面临口碑不错、收视率难以持续增长,前几期节目让人眼前一亮,但新鲜感过后归于沉寂,缺乏严整紧密的叙事和角色分工,只有文化元素的堆砌,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问题。而过多对“匠心”“感恩”等人生故事的渲染和煽情,也出现了“人情味”表达过犹不及的反作用。因此,文化类节目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辩证地思考其背后的生产与传播逻辑,重点把握好三个平衡:

一是把握流行风潮与创造独特价值的平衡。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各大电视媒体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超过50档,但主题大部分围绕古典诗词和成语类内容展开,呈现同质化倾向。因此,形成持续的创新开发能力,探索专业化的生产制作机制,真正融入本土特色,在保证原创的基础上,兼顾通俗化、电视化、大众化与现代化,保持文学性与趣味性,是今后文化类节目乃至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是把握国际生产模式与本土化创造的平衡。前几年大量引进西方节目模式不仅挤压了中国节目原创的空间,也在价值观塑造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经历此阶段的中国电视提升了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能力,无论在季播编排、节目核心价值提炼、模式叙事、后期剪辑的二度创作还是产品运营方面都有所进步。实际上,本土化创新更有难度,对节目定位,模式试验、打磨成形仍需耐心。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从节目研发到最后形成模式,前后历经365天,无数次打磨,几经失败才有今日的热度。《如果国宝会说话》虽有微视频的气质,但以“人”为核心的定律元素开掘不足,在国宝背后人的故事挖掘上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打造与创新自创模式非一日之功。

三是把握重点营销与多元平台传播的平衡。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类节目在电视平台上的收视率不尽如人意,但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却迅速走红,获得较好口碑。这应引起深思:如何打破单一的传播格局,形成多元传播矩阵,尤其在无社交不传播、无移动不信息的背景下,更应思考节目传播营销的重点。

方寸显精神,咫尺见乾坤。新时代更需新的“筋骨血”去承载。文化类节目恰逢其时,中国电视人需要继续充分挖掘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多元的创新路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