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青年拔尖人才”姬德强:讲好中国故事,我一直在路上

时间:2021-11-19浏览:2063

编者按:2018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启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建设,通过超常规举措为年轻教师搭建成长成才平台,鼓励他们静心做学问、踏实搞科研、全心投入教学。三年多来,首批“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建设成绩斐然,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成为人才强校的重要力量。为展现青拔人才成长历程,带动激励更多的人才比学赶超,特别推出“青年拔尖人才”系列专访。首期推出的是“青拔”入选者姬德强教授。


姬德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个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入选首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一张“安静做学问的书桌”

入选学校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姬德强感到十分荣幸,“非常感激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的莫大认可和鼓励,以及踏实做学问的学术环境。”

“青年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深深绑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姬德强告诉记者,在“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中,他深切感受到学校对青年教师梯队建设的重视。“学校为我们搭建优质的学术平台,为教师耕耘学术赋能,这对80后以及更加年轻的教师群体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也将以自己的绵薄之力积极回报学校,在立足基础理论、瞄准国际前沿的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在姬德强看来,“青年拔尖人才”要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不仅要在中国传媒大学拔尖,还要开阔视野,将自己置身于国内外一流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寻找自身的差距,及时吸纳新知、拓展学术研究的边界和朋友圈。

“廖祥忠书记要求我们要当一名好老师,更要以‘大先生‘为终身奋斗目标。”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当下,作为青年教师,我们的使命就是心系祖国发展与人民福祉,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努力践行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路径。

“青拔”项目赋能学术研究

“青拔”项目启动后,学校克服重重困难,从导师引导、托举服务、特殊人才津贴等方面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激励其潜心科研、勇攀学术高峰。

姬德强的部分著作

“学术研究能力是每个学者最核心的竞争力、生命力。”姬德强一方面立足中国实践创新理论范畴和表述,推动学术研究的去西方化和主体性建设;另一方面,他积极活跃在国际学术界的舞台上,深度参与了多个国际合作项目,搭建了多元化的国际学术网络。在学校的资助下,姬德强先后赴美国、英国、加拿大、土耳其等近二十个国家,参加国际顶级学术组织年会,以内外结合的视野讲述学术版的中国故事。

姬德强参加2018希腊罗德岛论坛为充分发挥中传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大力推进对外传播理论和实践创新,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中传成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作为该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和同事们一起将其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学理支持的重要研究平台、为中国国际传播工作创新提供智库服务的重要实践平台,使其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学术桥梁。

“学术研究最大的使命感是要服务于国家、行业和学校”,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宏观发展和社会变迁相契合,才能产出真正有价值和有用的成果。

姬德强与金砖国家传媒研究项目成员在南非开普敦大学

“国际传播学者要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学校十分重视国际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作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姬德强从大历史出发解读中国的媒体与社会变革,深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传播学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同时指导了一批优秀的外籍博硕士留学生,为创新国际传播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培养“外嘴”,打造学术和民间网络平台。与中国学生相比,外籍留学生存在政治背景、文化身份、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为此,姬德强在外籍学生的媒体制度课程设置上做了调整,先通过传递自己对中国社会辩证而多维的理解,使他们理解其复杂性,然后再集中讲不同历史时期的媒体制度和媒体改革进程。

姬德强与指导的尼泊尔博士生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中欧传播国际学术论坛

姬德强认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基于互相理解的对话和沟通,是每一位国际传播学者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能更多地传达一个全球化进程中,充满自我辩证和建构能力的中国学者的立场和声音;基于中国实践,借鉴国际视野,发展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和话语;并适时走出书斋,走入新时代改革发展、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之中,以优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自信地与世界对话。”

(编辑:唐佳楠 李彦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