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潘老师的学生都知道,老师指导学生的“作战根据地”,就是影视学院五层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因为潘老师的硕士博士学生多,一上导师课都坐不下,经常有学生要站着。学生们也都知道,只要是潘老师指导学生剧本或者拉着片子指导起来,那是没有一点空闲时间的。“我拉着学生的片子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讲,学生们一边看一边记,到了中午,一起在办公室吃盒饭,边吃边接着讲。因为这是综合了编剧、导演、剪辑、表演、声音、合成等全方位的指导,根本无法控制时间,讲得越透彻花费的时间就越长,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有时一直延续到晚上,再吃一顿盒饭,边吃边讲,最后讲完夜已深了。学生们把我送上车,我一个人疲惫地开车回家,基本已经习惯了这种孤独中深深的劳累和倦怠!而这些都是不在课时范围内的。我不是悠哉的单身,我还有重病年迈的老父母和一对现在只有13岁的双胞胎女儿,家里需要我并有着永远干不完的繁重家务!每每别人问起潘老师你是怎么长年累月坚持下来这样废寝忘食指导学生的,我想这大概就是当年在我生命中种下的火种带来的高度责任感和信念!”潘老师语气坚定的说。
潘老师与学生们边吃盒饭边拉片指导
除了面对面指导学生,潘老师利用网络指导学生更是没有时间限制,熬到凌晨三、四点钟是经常的!潘老师继续说道:“我是没有周末和假期的,节假日、寒暑假、甚至春节都经常在指导学生。看看我给学生发的微信语音指导记录,经常是一分钟一条的语音一下子就是十条、二十条、三十条、甚至更多,每一次都是一次导师指导课。即便我这样付出,也不一定能换来所有学生的理解和努力。有时我也问自己:这种情况还要不要坚持?每一次我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持。只要有一个学生心中的这颗火种被点燃了,我就无怨无悔!我现在指导的一个学生的短片剧作,已经超过了20稿,仍然没有停下来在继续推动着学生精益求精地反复修改向前走,所有这些指导全部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他就一定会加倍努力,我更坚信,这无形中给学生的财富已经远远超过了教学和指导本身!”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学生开学第一周,潘老师突发生病,但为了指导学生毕业作品和论文,尽快让学生知晓自己的论文和片子的问题所在,潘老师带病赶到学校,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六篇论文逐一指导给出意见后,又把六部毕业作品全部看一遍并拉着片子一个一个指出问题,制定修改方案,中午潘老师与学生们又是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继续指导,没有片刻休息,中间伴随着潘老师不停的咳嗽声。猜猜这堂导师课上了多久?整整9个小时——从早上9点一直上到下午6点无休息无间断地指导。潘老师说:“我回家就躺倒了,但想到学生们收获满满,无憾!”
说到潘桦老师的导师指导课,就像潘老师的“影视导演艺术”课一样在学生中非常有名。潘老师的导师指导课一般一周或两周一次,一次至少持续三、四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为什么?潘老师说:“因为要讲的东西太多。导师课不是简单的课堂重复和延续,除了指导学生作品和学术交流,更重要的是要讲授和分享许多课堂上讲不到的东西,特别是对学生做人的一些重要的引导和思考。比如‘何为领袖气质?’学生们说是‘高瞻远瞩’、‘有智谋有威严’等等。我告诉他们:错!‘领袖气质’,首先是学会怎样做好社区公民,为普通民众做贡献才是真正的领袖气质。一个学电影的学生不懂得这些,是难以洞察生活而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进行创作的。现在很多人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为自己,失去了到底为什么而学习的大目标,这是难有好的电影创作与学术研究产生的。我的教育理念是始终坚持信奉:学会做人比学知识重要千百倍!我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仅限于成功,更重要的是能否持久的诚信做人。一个人有高尚的人格,有独到的思想和灵魂,有操守有品行,比功利的成功重要得多!大学不是技校,决不是单纯教知识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全的人格,那么他越有知识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才能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这样的学生哪怕笨,都是可塑造的。”
潘老师从不吝于指出学生日常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缺陷,她说:“教育不是哄人,更不是一定要做慈母慈父。教育不是中庸,必须坚守良知,有时是需要敢于直言直戳痛处的。这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愿意的,有的学生会有埋怨甚至记仇,但我从未因此而改变和放弃!面对各种非议我早已泰然处之。比拍出好片子更重要的是做人!我的教育理想是决不背叛良知,以我之灵魂影响和陪伴学生在诚信做人之道路上,让人性浇灌的影像作品盛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