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5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由青年人策划、青年人编创、青年人表达的网络电影《以青春之名》可谓恰逢其时。影片聚焦跨越百年的奋斗青春,用年轻化的视角、青春态的表达、青年人的故事,描绘了一代代中国青年追光逐梦的热血征途。
青年生活一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土壤。回望百年,中国青年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向党看齐,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事业,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冲锋奋战、发光发热。面对百年来壮美夺目的青春画卷,《以青春之名》从不同年代、地域背景下的真实事件或典型群体出发,采用跨时空视角串联起不同时代中精彩纷呈的青春图景和澎湃动能。
作品以青春为名,分别选取哈尔滨口琴社的地下共青团员、东风航天城的青春追梦人、夜市经济中的大学生创业者、深入基层一线的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以及中日友好医院冬奥会医疗保障团队作为创作原型,深耕对历史纵深的创作关注和现实社会的抒写情怀,生动呈现出不同战线的中国青年领风气之先、与时代同行的青春风采。从浴血斗争的高昂志气,到问鼎苍穹的厚重底气,从勇立潮头的激扬锐气,到扎根基层的刚健骨气,再到逐梦未来的蓬勃勇气……五个篇章展现出中国青年明亮鲜活的精神风貌,也映衬出鲜明的时代底色和中国品格。纵观百年,青春血脉存续壮大、生生不息的背后,是青春中国昂扬、奋进、蓬勃之气象的升华。以青春故事的价值穿透力为钥,影片催生的是更高层次、更广视阈上的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深广的时空坐标中形塑细腻动人的故事表达,尤其考验创作者的艺术想象力、情境表现力和故事创造力。区别于传统主旋律作品的宏大叙事,《以青春之名》着力从小处选材,于细节描刻,由典型寓意,在互联网的赋能传播下延展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影片的五个篇章全部聚焦有血有肉的具体人物和生动故事,结合浪漫主义的笔触和现实主义的刻画,把青年人的观念思想、精神品格融入具体而微的事件和细节,用小切口展现个体的情绪意志,用微叙事映射时代的波澜壮阔。故事涉及青年的理想信念、情感萌动、个人成长、职业规划、社会服务等议题,其中不乏面临选择时的矛盾和迷茫、遭遇困顿时的艰苦和磨砺。但正是这种背黑暗而向光明、笃前行而勿顾后的青春姿态格外打动人心。在每一段历史的风云际会中,青年未必是各行各业最顶尖的代表,却是最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而“青春”的美好,莫过于这份富有朝气、充满希望、不断向上的无限可能。影片生动谱写出了清新、真诚、鲜活的青春质感,多维度勾勒出不同时代中一脉相承的青春气质。从把“小我”融入“大我”,到把“大我”寓于“小我”,生命叙事的立体描绘让情节更显真实,让情感更显真挚,让情怀更显真切。
面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课题,培元育才是基础。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指导下,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中国传媒大学站)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统筹协调资源,集中兵力攻坚,大力挖掘实践教学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搭建起“大思政课”视野下实践育人的“大课堂”,为青年文艺人才开辟了创新创造的广阔舞台。
故事要打动青年,首先要融入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而《以青春之名》的创作者就在青年之中。电影的主创团队都来自青年或与青年密切相关的群体,其中有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出众的在校生,也有在市场中身经百战的优秀毕业生和技艺精湛的老师。这支年轻化的创作队伍扎根生活,扎根青年群体,将学术思维、青年文化、网络特征与审美创作有机结合,发扬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用文艺实践回溯历史,观照当下,展望未来。《以青春之名》不仅为庆祝建团百年提交了一份文艺育人的青春答卷,也为中国戏剧与影视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探索。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事业呼唤更多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期待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挑大梁、当主角,创作出更多文质兼美、启智润心的精品佳作,讲好中国的青春故事,让青春中国的声音更响亮。
(作者:关玲,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郑雪如,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