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法棋)11月1日,第3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福建厦门拉开帷幕。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戏剧影视学院、电视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18名师生代表受邀参加2023高校优秀作品展映及其他金鸡电影创投大会系列活动,从“产-教-学-研-用”的多维角度,深入体悟电影创投的魅力。活动一行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本科生院副院长郑月领队。
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作为重视电影新生力量、长期为广大青年电影人拓展广阔成长空间的平台,自2019年创办以来,不断扩大电影扶持范围、整合产业力量,现已成为中国电影新人新作“破题”与“落地”的关键桥梁。本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以“希望”为主题,围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展开。
01
青年之声:高校2023优秀作品展映活动
本次高校2023优秀作品展映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厦门文广影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厦门市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承办。厦门文广影业集团的领导代表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的教师代表到场指导。
展映活动以“奔赴山海,就从现在”为主题,旨在通过院校优秀作品联合展映交流的方式,让作品主创分享自己的多元创造与独特叙事,在见证、参与和沟通中突破短片创作的想象力,以此助力青年影人的职业生涯,培养影坛新生力量。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四所高校选送的六部影片参与了本次展映活动,影片题材、类型、风格各异,彰显着青年主创在新时代的新思考、新表达。
郑月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实践教育中心与厦门文广影业集团在夏季学期进行校企合作的优秀成果,并鼓励心中饱有艺术创作梦想的同学们多实践、多表达。她表示,本次放映活动是在本科生院实践教育中心“高水平艺术节展孵化项目”建设支持下的又一次开拓性实践探索。中国传媒大学将聚焦“以人为中心,以作品为导向”的实践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跨专业联合实践平台,助推本硕博联合培养,以融合性实践活动,推动中传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中国一流影视传媒人才。
郑月致辞
六位来自不同院校的青年导演先后分享了作品的灵感缘起和创作过程。在交流过程中,现场观众多次向青年导演们就影片内容、拍摄心得等创作细节提问互动,氛围热烈。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学生作品
剧情片《绝生余味》 导演:杨博毅
西安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剧情片《阮嘎哩贡》 导演:林语恒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学生作品
动画短片《游游夏日长》 导演:李佳蓉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作品
纪录片《人生大事》 导演:吴奇隆、吴珮琪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学生作品
纪录片《入海》 导演:施齐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作品
剧情片《标准温度》 导演:韩永麟
剧情片《绝生余味》导演、戏剧影视学院2022级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作方向)专业学生杨博毅表示,很荣幸能有机会放映自己的作品,既得到了其他高校师生们的评价与反馈,也学习领略到了兄弟院校作品的风采。
纪录片《入海》导演、电视学院2023级广播电视学学生施齐表示,非常感谢学校能给自己这次放映原创纪录短片的机会。电影节聚集了中国优秀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人,能够来到这里学习实践,深感荣幸并会继续努力投身于专业学习和创作实践之中。
展映结束后,中国传媒大学与厦门文广影业集团联合开办的首期电影创投实战班中的三位同学作为代表,畅谈学习收获与体会。
2023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与厦门文广影业集团签订了中国传媒大学校级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2023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夏季学期师生业界顶岗实习和“电影创投实战班项目”在厦门成功落地。在为期两周的课程中,同学们通过中传专业导师团队授课、电影业内人士讲座交流、模拟创投路演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在剧本创作、项目策划、导演思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获得多维度提升。
2020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学生何慕宙、高玥萱、孙淑阳分享参加电影创投实战班的心得体会
创投班学员、戏剧影视学院2020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学生高玥萱提到,时隔三个月再次回到这里,感动如初,熟悉依旧。三个月前,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班级同学有机会向行业一线前辈学习。有幸再次来学习、观摩“实战”终极路演、展映交流,非常兴奋。
02
研学之旅:2023金鸡电影创投单元系列活动
展映活动外,中传师生团队深度参与2023年金鸡电影创投大会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开展实地学习与学术讨论。活动涵盖金鸡电影论坛·学术论坛、金鸡电影创投大会·终极路演、厦门影视拍摄基地参观、电影《旺姆的夏天》展映交流等内容。多维、立体的学习,为同学们了解电影行业前沿动态,积累实践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
11月2日下午,我校师生参与金鸡电影论坛·学术论坛,多名知名电影学者、评论家和创作者围绕“承传统文化之源,展电影美学之新”的主题各抒己见,回顾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历程,总结繁荣创作的经验成就,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通过电影与观众共鸣。
11月3日上午,我校师生受邀参观厦门影视拍摄基地,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漫步影视长廊,从“金鸡翩翩、白鹭于飞”“厦门电影大事记”“鹭岛光影录”“年代电影院情景还原”“感知·光影瞬间”等多个区域中,了解中国电影史;走进实景影棚,开展影视制作场景探究。
11月3日下午,中传师生参加金鸡电影创投“评委会特别推介”制作中项目《旺姆的夏天》的成片展映活动,并与主创交流。
11月3日晚,中传师生参与“2023年金鸡电影创投大会推介仪式”,见证9个大类18个荣誉的诞生。其中,多名中传校友的优秀创作成果亮相本届金鸡电影创投单元,并斩获多项荣誉与扶持。我校2002级校友霍猛导演作品《生息之地》获得“评委会优胜制作中项目”荣誉,霍猛导演获得“最具潜力导演”荣誉;我校2014级电影学研究生高临阳导演作品《再团圆》获得金鸡创投五周年“报晓”荣誉;我校2018级电影创作研究生黎静导演作品《我的名字》获得“豆棚后期合作项目”荣誉。
我校毕业生霍猛导演作品《生息之地》
我校毕业生高临阳导演作品《再团圆》
我校毕业生黎静导演作品《我的名字》
03
蓄力:奔赴山海,就从现在
海风和煦、秋影斑驳,在学校老师的陪伴与业界前辈的支持下,青年创作者们奔向行业前沿学习平台,感受一流人才孵化体系;走上广阔缤纷的实践看台,汲取前辈的宝贵经验;站在友善包容的创作舞台,交流自己的灵感与想法。
活动尾声,带队教师们向参加展映和研学的学生们送上寄语。
总领队郑月:心中饱有对艺术创作的梦想很可贵,但更需要睁开眼、迈开腿,祖国大地风景正好,同学少年青春正好,奔赴山海,就从现在!
本科生院带队教师唐艺:青年创作者的成长,需要学习、需要交流,也需要被“看见”。高校与产业、业界前辈与老师同学齐聚金鸡创投,共同关注和见证青年创作者的成长,正是相信青年、相信共创的力量。
戏剧影视学院带队教师邢北冽:影视教育最大的难点在于实践教学如何与业界结合,人才培养如何与市场需求对接,这次参加金鸡创投可以说找到了一个很完美的答案。
电视学院带队教师李昉:影视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协同配合,创作的成果需要与观众见面,影像节展是联结创作和观众最好的桥梁,希望同学们积极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节展中来。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师于海燕:在此次展映和活动中,可以真切感受到学生创作是大胆、自由、鲜活的,也是真挚、热诚和专业度极高的;相信我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成为中国影像创作的新生力,走上金鸡百花的舞台,获得更多的殊荣。
此次金鸡电影创投的展映与研学之旅是一次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的有机整合,一次强化“中传实践”品牌的成功尝试。未来,我校将进一步优化跨专业联合实践平台,深入拓展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不断强化融合实践项目建设,为助力本硕博贯通培养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