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雪如)11月20日,2023“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隆重开幕。大会以“开蔚然新篇,创无限可能”为主题,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指导,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台网协作发展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承办。我校副校长柴剑平应邀出席大会,戏剧影视学院赵晖教授受邀做主旨发言。
中国电视大会现场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应邀出席大会
“世界电视日”是联合国大会在1996年通过表决并设立,目的在于促进世界电视传媒事业的发展,通过电视广泛而非凡的影响力,聚焦热点问题,推动文化交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王效杰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董涛
在论坛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王效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董涛出席大会并致辞,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秘书长艾哈迈德.纳迪姆,欧洲电视和广播销售机构传播主管、世界电视日活动协调员阿兰.比伦斯以视频形式致辞。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祝燕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贵华,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等进行了主旨发言。
赵晖作了题为《短视频+:视听化社会的到来》的主旨发言。赵晖讲到,“短视频+ ”促进了媒介社会化的迭代升级,形成了视听内容的全场景建构与传播,打破了媒介传播的边界,形成内容的垂直生产与信息的跨界传播,它作为一种文化日益嵌套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人类文明生产与传播形态。短视频已经为元宇宙、OpenAI 技术落地提供想象可能。从“短视频+”出发,艺技深度融合,构建了人类虚拟生活的新空间和新行为,加速了媒介社会化进程。然而,人工智能如双刃剑,也对人类自身带来巨大挑战,挑战人类的伦理边界,网络立法势在必行。视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文本,视频化社会已经到来。
戏剧影视学院赵晖教授
自中国电视大会创办以来,我校与主办方深入推进交流合作,多次承办大会相关分论坛活动,通过搭建跨平台、跨层级、跨区域、跨行业的平台,进行经验交流、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创新变革,加强了行业融合联动,拓展了产学研协作的深度和广度,助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