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与英特尔联合成立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创作实践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21浏览次数:813

12月15日,在国家体育馆副馆举办的“AI无处不在,创芯无所不及—2023英特尔新品发布会暨AI技术创新派对”活动上,中国传媒大学“英特尔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创作实践中心”(CUC-Intel Generative AI Creativity Center)宣布成立。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出席活动并与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市场销售部总经理王稚聪,英特尔中国首席营销官吕冬等共同为创作实践中心揭牌。

“中国传媒大学英特尔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创作实践中心”(以下简称“英特尔人工智能实践中心”)是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DigiLab实验室与英特尔公司联合打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基地,也是国内首家基于新型AI芯片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以及新媒体设计教学科研的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在动画与数字艺术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多年来,学校坚持“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办学宗旨,准确把握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科技为传媒内容领域带来的变革趋势,依托学校综合性的学科背景,走出了一条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专业发展之路。我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师生作品在国内、国际节展上屡获殊荣。

 发布会现场设立中国传媒大学《龙门》展示专区

去年以来,AIGC迅猛发展,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敏锐地抓住了这一传媒领域发展的关键节点,在国内率先开展一系列扎实的技术研发及创作实践。学院率先开设了本科、研究生阶段的AIGC课程,开办了多个跨专业的AIGC工作坊,同时学院DigiLab实验室团队依托开源AIGC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训练出拥有自主产权的水墨动画生成人工智能模型“墨池”(Inkstone)。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与英特尔中国首席营销官吕冬,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

知名自媒体人Tim等就AIGC创作话题进行现场交流

英特尔是国际知名的芯片研发企业,多年来深耕计算机行业,在人工智能、5G等科技领域处于领先位置。2022年以来,英特尔积极布局AI产业,率先提出“AI PC”概念,将AI大模型带入到PC产品当中,引领PC的下一次革命,努力推动AI PC时代的到来。英特尔最新推出的芯片具备了支持全新AI特性的更高效能,彰显了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在AI技术、设备基础和算力上的优势地位,为创作具有更强表现力的人工智能数字艺术作品提供了途径。

 现场发布AIGC短片《龙门》

此前,英特尔也已与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团队合作应用相关软硬件技术,使用我校开发的水墨风格AIGC模型“墨池”(Inkstone)完成了国内首部水墨风格武侠动画短片《龙门》,并在巴西Tietê电影节获得最佳实验短片奖。

英特尔人工智能实践中心将集成英特尔的AI技术、产品与硬件展示空间、以创作为导向的技术研发与测试空间以及以AIGC为驱动的复合创作空间,以创作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品质AI作品为目标,打造集联合创作、技术测试、人才培养、效果反馈和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应用端研发平台,探索智能媒体时代校企合作的新范式。

英特尔人工智能实践中心采取双方共建的方式,由学校提供建设场地,由英特尔提供AI PC设备、AIGC交互展示设备和软件以及场地定制化改造支持,依托DigiLab团队在AIGC创作领域的成果和优势,开展新技术研发和应用。

 英特尔人工智能实践中心创作区域设计图

英特尔人工智能实践中心也将作为我校师生体验AIGC的学习中心,整合艺术创作、技术演示和人才培养。中心将配备可语音交互的大语言模型体验装置、视频实时动作捕捉与交互系统、基于3DAT技术的实时交互系统、基于本地多模态AI生成的交互装置,支持AI文图视音频生成、交互艺术、VR/AR/XR内容及其他数字艺术创作。

            英特尔人工智能实践中心创作成果展示区域设计图

未来,英特尔人工智能实践中心将深入探索AIGC在模拟、学习和定制化需求方面的技术优势,推动超越传统媒介形式的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同时,实践中心还将积极推动动画与数字艺术教育的智能化变革,与英特尔共同打造系列实践课、专题讲座和工作坊,培养理解AIGC技术原理、掌握AIGC创作方法的高水平智能媒体创作人才,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实践有效对接。

作为国内首个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数字艺术实践创作结合的建设案例,中国传媒大学英特尔人工智能实践中心将继续深化以AIG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播,创作更多高品质作品,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优质的后备人才队伍,为以视听作品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用中国话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有力支持。